馬上注冊,快速搶更多廣東特價旅游門票和酒店特惠,輕松玩轉鵬城網!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x
隨著市場的成熟及產品的不斷豐富,紅色主題旅游的熱度接連上漲,年輕人更成為其中的主力旅游群體。多項OTA數據顯示,暑期以來國內紅色旅游景點的客流量大幅增長,這一方面反映出游客對景點背后歷史內涵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紅色旅游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正在為市場帶來活力。 對于傳統紅色景區而言,怎樣結合游客需求,進行產品開發,進一步拓寬紅色旅游市場增量?業內人士指出,注重多形態的跨界結合進行產品打造,并結合年輕人的需求進行品牌營銷,將為紅色旅游產業注入新的生命力。 國內多地掀紅色旅游熱 在剛過去的暑期旺季和中秋小長假,紅色旅游成為眾多熱門主題之一。在廣東,多個紅色旅游景區在假期開展豐富的紅色文化旅游活動,人氣高漲。據統計,中秋期間,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共接待游客約6.8萬人次,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共接待游客近2.8萬人次。廣州的紅色旅游景區也呈火熱狀況。根據納入統計的廣州六家國家級紅色景區直報數據,中秋假期三天共接待游客11.29萬人次,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當前,國內紅色旅游景點及相關產品種類豐富,有主題博物館、紅色主題園(景區)、革命先烈或名人故居、革命英雄紀念館、紅色主題實景演出等。OTA數據顯示,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主題博物館;同時,抗戰時期及解放戰爭時期的歷史遺址也非常受歡迎,暑期期間吸引了大量在校學生客流。 紅色主題旅游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同程藝龍與同程旅游日前發布紅色旅游趨勢報告指出,2019年暑期(7月-8月)同程藝龍平臺紅色旅游景點的客流量同比增長了90.4%,主要以紅色主題博物館和紅色主題景區(遺址)最受歡迎。旅游線路方面,主要以革命老區及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發生地最熱門,延安、井岡山、遵義等已經成為客流量最大的“紅色經典”目的地。 在線旅游平臺馬蜂窩的數據顯示,今年“七一”建黨節前夕,平臺“紅色旅游”關鍵詞的搜索熱度已上漲43.7%,嘉興、徐州等以紅色旅游為主要特色的目的地也受到游客的高度關注;景點方面,廣州的黃埔軍校舊址和中山紀念堂上榜“2019年最熱門紅色旅游景點”前十位。 隨著國慶節的臨近,這波紅色旅游熱還將持續升溫。同程藝龍上述報告指出,今年國慶黃金周,預計紅色旅游將成為國內游的熱門主題,全國重點紅色主題景區預計將迎來接待高峰。 紅色旅游新玩法吸引年輕人 今年中秋前夕的周末,劉先生和妻子前往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旅游,原本想錯開出行高峰的他們,僅排隊進場就用了近一個半小時,長長的隊伍當中更有不少年輕人的身影,這讓劉先生感到有些意外。 事實上,當下紅色主題旅游已不再是中老年群體的專屬,也越來越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同程藝龍上述紅色旅游數據報告指出,當前紅色旅游景點的游客年齡結構相對年輕,青少年群體成為紅色旅游的主力客群。其中,14歲以下的中小學生占比5.4%,20至39歲青年群體占比57.3%,整體青少年及青年人群占絕對多數。 談及紅色旅游的熱度上漲,馬蜂窩旅游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分析指出,中國游客對景點背后所蘊藏的歷史內涵愈發重視,這一趨勢對紅色旅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近年來興起的研學旅行,也讓大批青少年來到紅色景區,近距離感受紅色文化。同時,一大批國內目的地正積極挖掘紅色旅游資源,開展創新設計和旅游產品開發,推出了眾多深受年輕游客喜愛的紅色旅游產品,為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 記者發現,近年來,國內的紅色旅游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對傳統紅色旅游線路進行新的設計和組合,同時將研學、徒步等新的旅游產品形態與紅色旅游相結合,這一做法受到了市場的歡迎。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今年年初,嘉興南湖旅游區推出了四大紅色旅游產品,將深度體驗、教育培訓和文創產品與旅游相結合,“水上黨課”和“重走一大路”等體驗型產品受到游客歡迎。 在廣東,各紅色景點也紛紛探索新玩法,寓教于樂,吸引游客。廣州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在暑假推出了“大樹下的紅色時光”親子觀影活動,9月則圍繞教師節、中秋節等節日,舉辦了猜燈謎、做月餅及手繪沙畫等活動。暑假期間,紀念館的未成年人參觀人數創建館以來新高,共約1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十倍。 與此同時,在夜游市場的迅速發展之下,一些紅色旅游景點也成為夜游的重要板塊。今年8月,廣州市內的11家博物館實行夜間開放,打造內容豐富的“博物館之夜”,當中包含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農講所、廣州起義紀念館等多家紅色景點。據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館長周軍介紹,實施夜間開放后,夜間參觀的親子家庭數量增加,大部分是周邊居民,總體滿意度較高。未來,紀念館計劃通過豐富的夜間文化體驗,將自身打造成為社區居民身邊的精神家園。 傳統景區需加強產品打造與品牌營銷 當前,我國陜西、江西、貴州、四川、重慶等地紅色旅游發展較為成熟,而廣東省內的廣州、韶關、清遠、中山、梅州等地的紅色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如何結合游客需求進行產品開發、拓寬市場增量,是傳統紅色旅游景點思考的關鍵問題。 在嶺南控股廣之旅副總裁文爽看來,紅色旅游與其他元素進行結合,衍生出“紅色+鄉村振興”、“紅色+扶貧”、“紅色+科技”等文旅融合類旅游產品,有助于增強游客實際旅游體驗。文爽認為,目前來看,這種紅色旅游文旅融合的規模和輻射面將會逐漸加大,這有利于擴大紅色旅游元素所在旅游目的地的市場競爭力,進而推動紅色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 多種形態的跨界結合將為傳統紅色旅游帶來新增量。以臺兒莊古城景區為例,景區在常態演藝皮影戲、揚琴、柳琴戲、運河大鼓表演中融入臺兒莊大戰故事,并創造性推出《臺兒莊大捷》表演,在鼓聲和號角聲中打造“沉浸式”的體驗。同時,景區還以文創帶動紅色旅游,開發了一系列“大戰”相關文創產品如大戰酒、連環畫等,也都受到游客好評。 “酒香也怕巷子深”,對紅色景區而言,運用互聯網思維深入年輕群體,加強自身的品牌營銷是提升吸引力的關鍵。馮饒指出,傳統紅色景點想要吸引更多年輕人,需要重視線上營銷與品牌打造,通過優質的短視頻、短內容、游記、攻略等方式給年輕人“種草”,同時也要關注年輕人的旅行潮流,結合他們最新的旅行需求來進行產品的營銷。 據悉,在2017年,馬蜂窩就與遵義赤水河谷旅游景區共同策劃了“赤水河谷音樂季”活動,以新潮形式將音樂、藝術與文化相結合,幫助遵義在年輕旅游人群中打造多元化旅游標簽,也重塑赤水河谷旅游區野趣生動的品牌形象,為赤水和遵義的旅游產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來源:南方日報
|